美多边机制背后的单边逻辑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邓娥荣责任编辑:唐超山
2016-08-26 02:05

多边机制背后的单边逻辑

■邓娥荣

多边安全机制建设,是美国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构想和实践上具有一系列的鲜明特点:

凸显了制度设计的优先性。多边安全制度虽尚处于型塑过程中,但其功用已在美国形成共识。2013年4月,国务卿克里在题为“21世纪的太平洋伙伴关系”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美国“必须通过双边磋商及平等听取各方声音的多边机构达成关于切实规则的共识”,而“像东南亚国家联盟、东亚峰会、亚太经合组织这样的论坛,它们都提供了重要的机制架构,有助于我们创造性地解决国际问题”。显然,为应对亚太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多边制度设计已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保持战略关注度、扩大安全存在的优先选项之一。可以预见,随着“重返亚太”步伐的加快,美国会愈加重视将灵活的多边行为引入地区安全事务中,从而以相对“软性”的战略投入谋求更为长期的战略收益。

秉持大亚太视野。传统上美国亚太战略视野主要关注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不包括中亚、南亚和西亚。2012年1月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战略指南》称,“美国的经济与安全利益不可分割地维系于从西太平洋和东亚延伸到印度洋和南亚的弧形地带的事态发展”。基于此,美国在推进亚太地区多边安全机制建设时,开始秉持大亚太视野,逐步将印度纳入其安全网络构想。今年3月,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曾提出由美、日、澳、印海军结成“非正式战略联盟”的设想;6月,印、美、日又在西太平洋的冲绳附近海域举行了代号为“马拉巴尔-2016”的海上联合军演。

反映出明晰的全局布势导向。一方面,美国选择性地加入亚太地区既有安全机制,适时将本国的利益和政策诉求嵌入到机制内,以求有效解决美国眼前的安全关切。2011年,奥巴马首次出席东亚峰会,着重提出了海上安全、核不扩散、灾害应对和人道主义救援三大议题,试图将峰会打造成一个战略安全论坛。另一方面,美国更倾向于自主设计多边安全构架,提出了以“原则性安全网络”为代表的各类安全设想,希望借此将自身与本地区的关系置于更加牢固的基础之上,掌握塑造地区格局的绝对主导权。

肯定双边同盟的基础地位。盟友始终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支柱和战略依托,也是美国推行多边主义的重要基础和有利资本。美国在亚太推进多边安全机制建设,并不是对既有“轴辐体系”的否定,更不意味着双边纽带的削弱,而是亚太盟友关系的价值发掘和功能拓展。正如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前司令丹尼斯·布莱尔所言,美国正以现有的双边同盟为基础,扩充亚太地区多边机制,将“轴辐体系”扩展为区域性多边机制,形成区域“安全社群”。美国试图在双边纽带之外加强多边安全合作,将地区安全架构由“轴辐体系”转为网络模式,以此实现“1+1>2”的战略效果,强化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6月28日,韩国参加代号为“太平洋龙”的美日韩导弹追踪演习,7月8日,韩国宣布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这些都是美国亚太同盟体系转型建设的重大突破,表明韩国在事实上已被拉入了美日两国构建的一体化东北亚反导网络。

折射出强烈的规则制定倾向。美国认为,在中国迅速崛起、亚太地区力量对比失衡的情况下,掌握规则的制定权是确保美国在本地区的主导地位的关键,同时也是美国“软实力”和“巧实力”的体现。2012年1月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战略指南》称,“与盟友和伙伴网络密切合作,我们将继续促进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该秩序确保稳定,鼓励新兴力量的和平崛起、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建设性的防务合作。”美国推出各类多边安全构想,实质就是主导地区安全架构的规则制定权,为的仍是其自身的利益。

不难看出,即便积极参与多边机制,美国秉持的仍是其一以贯之的单边逻辑。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