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军中天使的13页“救心日记”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集文亚 高庆德责任编辑:柴潇
2017-06-06 16:32

第463医院10年公益救助800余名贫困少儿先心病患者产生良好社会效益

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对10岁的于然一家来说,是再高兴不过的了。这个出生6个小时就被告知得了先心病,到6月1日这个辽西农家三代人摆脱这块最大的“心病”,过去了整整10年。父亲于浩握着第463医院心胸外科主任毛志刚的手几度泪水涟涟“感谢党和政府、感谢解放军。”

10年走过一段艰辛的心路历程。父母带着小于然走遍的医院数也数不过来。省内有家大医院告知:孩子必须手术,但需要20万。这个数字对于一个低保家庭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去年,他听说省红十字会联合解放军463医院开展公益救助活动,就赶紧报了名。“不花一分钱,治疗先心病。”今年4月下旬,他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带着儿子来到医院。

一周前,于然的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手术中,又发现了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大在大动脉转位复杂疾病,但6个小时后,当毛主任疲惫地走出手术室告知守在门外的于然奶奶和爸爸:“手术非常成功”时,于家两代人顿时泪如泉涌。

小于然在重症监护室待了3天,他的爸爸就在门外守了3天3夜。监护室双旁是“重细节构建精致团队 用真情呵护生命引擎”的绿色大字。一个月来,于浩真切地体会到了这18字的涵义。小于然听力弱,不会说话,全科医护人员在与他相处中,终于让他眼中的“陌生人”成了他的“家人”。有了良好的沟通,手术和术后医护才得以顺利进行。

像于然这样的贫困少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第463医院已成功救助了800余名。2007年春天,该医院医疗小分队在辽西巡诊发现,一些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面对高额医疗费无力承担,有的失去救治机会,陷入以病致贫的恶性循环。医院党委决定,与辽宁省红十字会达成合作协议,担负起全省贫困少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公益救助任务。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