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丛林训练,常见意外伤如何防治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海军总医院海战伤救治研究中心主任 史成和责任编辑:马依
2016-09-01 03:24

    陈淑文绘

健康话题

热带丛林训练,官兵极易出现战壕足以及被蚂蟥、蜈蚣、蜂等有毒动物蜇咬伤。为此,本期邀请海军总医院海战伤救治研究中心主任史成和讲授热带丛林训练常见意外伤害的防治方法,以提高官兵自救互救能力。

战壕足的防治方法

官兵雨季在丛林中执行任务,由于足部出汗或者在泥泞路上行军,不可避免会弄湿脚,如果长时间持续,就可能患上战壕足病。其主要症状为脚部冰冷、肿胀,并且外表呈现蜡状。而且行走困难,双脚感觉沉重、麻木。此外,足部皮肤可能出现严重溃烂,被细菌或真菌感染。严重的可发生坏疽,还可能伴有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和血栓性静脉炎。

其防治原则有三:

一是在闷热潮湿的热带丛林中行军间歇期,脱下鞋袜用手按摩足部,让脚部充分透气及改善血液循环。另外,在行军前多预备几双袜子,换上干燥的袜子可以减少战壕足的发生。

二是如在血管收缩期,应嘱患者卧床休息、肢体放平、保暖。充血期患者肢体应与心脏保持在同一平面,同时保持凉爽干燥,以减轻水肿。

三是可在行军过程中,摘取热带地区分布非常广泛的桉树叶,捣烂后外涂于足部,不仅可以减少湿热环境下的霉菌感染,还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蚂蟥咬伤的防治方法

在热带丛林地区,除了生活在沟渠里的水生蚂蟥外,丛林深处还生活着大量的旱蚂蟥,其攻击性远比水生蚂蟥凶猛。预防措施是,进入热带丛林训练前,务必扎紧裤腿、袖口、领口及戴好帽子,并在蚂蟥容易接触皮肤的地方涂抹大蒜汁、捣烂的飞机草、烟草浸泡的水。

当发现被蚂蟥咬伤时情绪要镇定,不要硬将蚂蟥拔掉,因为一旦蚂蟥被拉断,其吸盘就会留在伤口内,容易引起感染、溃烂。

正确处理方法是在蚂蟥叮咬部位的上方轻轻拍打或用手在蚂蟥吸附的周围轻轻揪几下,使蚂蟥松开吸盘而掉落,也可以用清凉油、烟水(浸有香烟的水)、食盐、浓醋、酒精(或白酒)、辣椒粉、石灰等滴撒在虫体上,使其放松吸盘而自行脱落。此外,也可用打火机或点燃的烟头烧烫蚂蟥虫体。

蚂蟥掉落后伤口会流血不止,可用干净手指或纱布按住伤口,1-2分钟后出血可停止,然后在出血处涂碘酒或碘伏。若再出血,可往伤口上撒一些云南白药或止血粉,野战条件下可以捣烂飞机草外敷伤口止血。

蜈蚣咬伤的防治方法

蜈蚣喜欢在天气闷热、气候潮湿的傍晚出来活动。其头部有一对腮脚,有毒腺开口,刺入人体内释放毒液,可引起局部及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灼痛,严重者会出现局部坏死、发冷、发热、全身不适、恶心呕吐、甚至昏迷等症状。

蜈蚣的毒液是酸性的,伤后可立即用肥皂水、3%氨水或5%碳酸氢钠溶液清洗,有条件的可用2%普鲁卡因对伤口周围进行封闭。伤口用捣烂的新鲜桑叶、蒲公英或鱼腥草外敷或口服季德胜蛇药片。有过敏反应者可用抗组胺药,如扑尔敏等。

蜂蜇伤的防治方法

黄蜂和蜜蜂的尾部有刺,刺入人体后会射出毒液,毒液主要含有蚁酸等酸性成分。蜇伤局部有刺痛感,继而出现红肿,轻者数小时会自行消退,如蜂刺残留于体内,会引起局部化脓感染。被蜂群蜇伤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死亡。少数人对蜂毒过敏,可迅速出现荨麻疹、哮喘甚至过敏性休克。

治疗可采用如下方法:

尽力取出折断于伤口内的蜂刺,用碳酸氢钠、肥皂水或3%氨水等弱碱性溶液冲洗及外敷。若明确是黄蜂蜇伤,因其毒液为碱性,可用弱酸性溶液如食醋等中和后外敷季德胜蛇药。伤口用捣烂的新鲜马齿苋、桑叶、蒲公英或鱼腥草外敷。有过敏反应者,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对症处理,如口服扑尔敏等。

蝎子蜇伤的防治方法

蝎子喜欢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中活动,其尾部弯曲锐利的钩与一对毒腺相通,毒钩刺入人体内可释放毒液,蝎毒是一种神经毒。蝎子蜇伤后,伤口灼痛可持续数小时以上,局部红肿,有水泡或血泡;常有流涎、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表现,严重者出现虚脱、抽搐、昏迷等。特别是幼童伤后不及时处理,会因心肌和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急救处理方法是局部用氨水、石灰水涂敷,也可用2%普鲁卡因封闭止痛。有条件的可用抗蝎子毒血清治疗。

毒蚂蚁咬伤的防治方法

蚂蚁的种类相当丰富,分布极为广泛,我国国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棕黄家蚁能携带各种微生物,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鼠疫杆菌,可能还有炭疽杆菌。蚁会咬人,尤其爱咬病人,还能造成新生儿脐带感染和败血症。蚁会给房屋的某些部位(地板、天花板等)带来损害。热带蚂蚁能侵袭人和动物,并且其中某些蚂蚁的蜇咬能力很强。

毒蚂蚁唾液为酸性,可外涂肥皂水或3%-10%氨水,5%-10%碳酸氢钠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涂抹一点花露水、风油精或清凉油。局部红肿、疼痛,应给局部注射2%普鲁卡因,全身加用抗生素以防继发感染。全身症状明显者,可服季德胜蛇药片。 

(毛 宇整理)

制 图:邓方宇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