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的这场改革,让人口锐减四分之三2017-06-05 16:25
汉武帝的军事改革扩大了兵源,却产生了长远消极影响。西汉之后,统治者多视伍卒如犬羊,士兵则视官长如仇雠,官兵对立和军民对立成为千年痼疾徐焰建军伟业与革命初心2017-07-10 09:29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建军华夏分裂后,北强南弱局面是如何形成的2017-07-07 17:12
“五胡乱华”致使天下崩坏的局面一发而不可收徐焰我为何要写《脱胎换骨:纵横古今谈军改》2017-06-10 06:16
俗语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国家,一支军队,想保持生机就在于不断地改革,陷入停滞僵化就会衰败。脱胎换骨,军事变革从和亲到出征,西汉用什么征服匈奴?2017-06-02 17:26
汉匈大战证明,马政是冷兵器时代的头等战略产业,筑城也仍然重要,二者相加就能保障那一时代的强国强军。徐焰1万亿的国防费用,值不值?2017-05-22 17:25
中国要在世界上崛起,既要靠人民币,也要靠人民解放军。信誉可靠而且世界影响力日增的人民币,同样支撑起在信息化道路上变革前进的人民解放军。徐焰谁才是日本二战的罪魁祸首?2017-05-10 17:45
在东京审判中,东条英机仍叫嚣“大东亚战争是解放亚洲的正义战争”,不过他也说了实话“战时也没有任何人能违抗天皇的意旨”。商法对二世而亡的秦国,是福还是祸?2017-04-26 16:45
商鞅将秦国变成一个极端尚武的战争机器,战国后期“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在军事征服中被一扫而空。秦国可谓兴也商法,败也商法徐焰实行“胡服骑射”变革,他被比作彼得大帝2017-04-10 16:16
男人改穿胡服,虽对重服饰礼仪的传统观念形成了重大冲击,却也让赵国成为当时能与秦国匹敌的一方霸主徐焰“春秋无义战”无义却有意2017-03-23 10:48
春秋、战国共500多年,诸侯国相互厮杀只为争利而称“春秋无义战”,但人们也应看到那时的战争很大程度上正是新制度的催生剂徐焰七十年前的“二二八”事件是怎么引发的2017-03-13 17:26
台湾民众以反专制、反独裁、争民主为宗旨的起义,还是同当时大陆的人民解放斗争有着共同性,并相互配合,这才是真相的历史事实。徐焰金字塔好看,却撑不起一个古埃及2017-03-01 17:39
在5100年前,尼罗河畔建立了古埃及王国,后来在修筑金字塔时还建立了陆军,并有世界上有记载最早的海军徐焰古代军队如何从兵民合一到设立常备军?2017-02-22 16:55
古人将昏君的典型,称为“名之曰幽厉”,厉王、幽王昏聩的重要表现,就在于不变革军队动员体制而任其僵化废弛。徐焰徐焰:“抗战十四年”的提法更准确2017-01-13 07:09
教育部提出历史教材应遵循“十四年”的提法,正是采用了更全面、更准确的说法。抗战历史是如何选择毛泽东的?2017-01-08 04:07
中共建党时,一大代表乃至全党50多个党员,只有一个人当过兵,那就是辛亥革命时期当过半年列兵的毛泽东。毛泽东道路决定命运,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2016-10-21 10:21
长征的胜利不仅是“长征精神”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历史的深入思考得出结论——道路决定命运,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长征,正确道路,命运当年的南海侵略者为何又阴魂附体?2016-08-10 14:47
当年日本对中国是威胁,如今只能是麻烦制造者。中国保持发展的良好势头,日本当局的挑拨、滋事和寻衅到头来只会是“蚍蜉撼树谈何易”。南海仲裁案,日本长征距今如此遥远,我们仍需仰望不朽的精神丰碑2016-08-03 04:11
长征离80年后的今天是如此遥远,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回顾长征,同前辈们做跨时空的思想沟通,把伟大的长征精神永远继承下来。长征昔日南海的侵略者必须闭嘴2016-07-18 15:02
日本在战败前是出兵侵占并公开宣布吞并南海全部岛屿的唯一国家。日本支持所谓的南海仲裁,实际有自己的小算盘。南海仲裁,徐焰四渡赤水出奇兵,到底“奇”在哪里?2016-07-07 09:22
图说二战中的宣传战 朱德:笔杆子必须赶上枪杆子2016-06-22 14:01
自卢沟桥事变发生,“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最早开始的局部抗战演变为全面抗战。国内这一时期的宣传海报,中心内容便是动员全民抗战。二战,九一八,全面抗战美国曾“保护”中国免遭苏联核打击?2016-06-07 16:23
国际上曾传言苏联准备对华发起核打击,而多年后考察俄罗斯已解密的历史档案可看出这类传言多系美国散布。徐焰,中苏边界冲突,珍宝岛事件,中苏关系影视文艺创作也要端正导向2016-05-03 11:54
要那些“抗战神剧”创作导向上的错误,恰恰在于不是为了人民而是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以歪曲历史来误导观众。对此,我们必须深刻剖析其危害性并设法加以纠正。军队影视为何只有共产党能坚持敌后抗战?2015-08-31 11:07
8年后共产党的军队发展到百万之众且建立了1亿人口的根据地,而国民党在敌后的军队所剩无几。为什么国共双方在敌后战场的表现如此不同?到敌后去,游击战,敌后战场,日军中国共产党无愧中流砥柱2015-08-31 09:32
在纪念抗战时却出现了一种奇怪现象,即极力拔高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渲染国民党抗战将领的作用,贬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重要性。对于这些别有用心奇谈怪论的影响绝不能小视,必须坚决抵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华民族抗战,历史不容歪曲从定量分析角度看抗战的艰苦2015-08-31 10:11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第一场取得完全胜利的正义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反侵略战争,从定量分析战争消耗的角度看,这是一场——艰苦的抗战艰苦的抗战,徐焰,抗战期间中日双方的经济实力和武器对比抗战中以日本人为主的“中共谍报团”2015-08-31 08:56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除了在公开战场对敌交战,还在隐蔽战线进行了激烈交锋。在这条战线上,以日本人为主的“中共谍报团”发挥了重要作用。隐蔽战线,中共谍报团,徐焰日本所谓“无条件投降”的幕后真相2015-08-31 09:41
天皇裕仁的“八一五”诏书,全篇回避了“战败”“投降”字样,把自己当初下令开战说成是“解放东亚”,并以轻蔑态度,不承认对中国进行战争,只说“向美英两国宣战”导致“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这篇讲话只是向自己国民解释要停止作战,又讳言投降,颂扬侵略,大念忍经。日本政府后来宣传这一诏书挽救了国家,并把二战终结的大功放到裕仁头上,真是可恶可笑。日本右翼势力一直鼓吹为侵略翻案,正是坚持这篇诏书的精神,可见其留下重大的历史隐患。终战诏书,八一五,日本无条件投降卢沟桥事变看似偶然,中日决战却是必然2015-08-31 10:13
比“谁先打响第一枪”更为根本的问题是“卢沟桥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七七”枪声的意义在于,此前日军开枪开炮的结果总是迫使腐朽的中国政府求和息事,这天之后中国方面却不论日军如何进攻都以抵抗的枪声回击。卢沟桥事变,中日决战,中日战争“第一枪”悲壮“一·二八”:中国军队苦战月余虽败犹荣2015-08-31 09:30
1月28日夜间,日本海军陆战队突然向十九路军发起进攻,十九路军举枪还击,“一·二八事变”就此发生。十九路军领导人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随之发表的“告全体官兵同志书”。“九一八”枪声揭开二战序幕2015-08-31 09:03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时候爆发的?这在世界上众多国家内有不同说法,而在中国的一些学者看来,1931年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实际上就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因为从这时开始法西斯国家就开始了侵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日本大规模武装侵华,九一八事变四渡赤水出奇兵 “奇”在哪里?2015-08-31 10:06
长征组歌中有一句人们所熟知的歌词: “四渡赤水出奇兵”,毛泽东本人也把四渡赤水称为平生得意之笔。此战到底“奇”在什么地方?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红军为何要四渡赤水?四渡赤水出奇兵,红军长征炒作“抗战名将”张灵甫意欲何为2015-08-31 10:00
近些年有些人又采取夸张手法,将国民党军的张灵甫抬高为“抗战名将”,还就其埋葬地大肆炒作,这显然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张灵甫,对抗日战争,全面的评价,徐焰甲午战争使中日关系易位的启示2015-08-31 10:17
120年前发生的甲午战争,是新兴的日本同腐朽衰败的清末中国的一场决定两国命运之搏。此前被“天朝”视为“蕞尔小邦”的原中华文明的师从者,竟然把文化母国打得一败涂地,这不仅改变了中日两国的发展轨迹,也深刻地影响了此后双方往来的相互观感。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甲午战争,徐焰从甲午到甲午,日本人的中国观之变2015-08-31 10:04
多少年来,中国人不断揭露和声讨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这自然有必要,但不能陷入简单的悲情意识。对当年侵华日军的暴行,应摆脱固定的“脸谱”式描绘,从民族文化的维度,探索当年东洋武士乃至民间的对外扩张思潮是怎样形成的。国家公祭日,甲午年看中国如何用"硬"实力发展改变国际地位2015-02-20 02:18
经济实力徐焰:中国越强大,中日关系会越好2014-09-03 07:23
日本天皇“终战诏书”暗藏了多少猫腻?徐焰,抗日战争,珍珠港